我是第一次參與這慈青的活動, 一直以來, 我進入慈濟都不曉得有這“慈青”的字眼。。在我無意之間聽到學姐學長說到“慈青”, 我才知道“慈青”是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的簡稱。。
第七屆古晉慈青生活營在9月19日(星期五)至9月21日(星期日)舉辦, 爲期三天兩夜。。
主題:谱出幸福的樂章 主题曲:很幸福
“幸福”這個字眼是不是很熟悉呢?知道什麽是幸福嗎?在人生有真、善、美, 是最幸福的了。 難得能夠來到這世上, 我們就要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對待每个人与事。 我們有福, 能夠受到高等教育、能夠在優良的環境中成長, 比起其他不幸的人幸福多了。。。真的,我們很幸福。。。
在生活營當中,我真的學習和吸收到很多。最印象深刻的是 - - 『骨髓捐贈』 環節。遊戲中, 我是当一位病患者, 正等待着适合我的骨髓。那时,我的内心在想, 我能够找到適合我的骨髓嗎? 結果不負期望, 捐髓者(其中一位营员)也很開心的同意捐给我。但是我又有另一个顧慮及煩惱。。 即使他本身愿意, 他的家人會同意嗎? 畢竟父母親都有自己的思想及看法, 深怕若捐了骨髓,自己孩子的身体會怎樣呢? 在觀看<勸髓、送髓>的影片中, 有位慈濟人要求空中先生、小姐能通融讓捐髓者及病患者進飛機,并解释说:“錯過了这次机会,可能生命也錯過了。。”后来,她更不惜下跪恳求, 在场的工作人員深深地被她感动,最後容许她们上飞机。 看到這一幕,讓我憶起母親病前的場景,頓時掉下眼淚。那種“無常”的到來, 讓我們一家人都不知所措, 不懂要怎樣做、怎樣處理。。当时送进醫院, 醫生跟我们説:“你們太遲送进來了, 要做好心理準備,辦理喪後事”。聽到這个晴天霹靂的消息, 爸爸非常傷心, 为了让醫生延长妈妈的生命(哪怕是住在医院或家裏, 希望这短短的日子能全家人一起和我庆祝生日及過中秋節),爸爸二話不說地下跪请求, 結果妈妈還是在三天后撒手人寰,离开了我们。。。
「幸福小站」環節里, 也讓我從中體會及學習到 - - 教育、健康、友情及水之源。「健康」~~ 試想想, 我們对自己的身體有什麽不滿意? 我相信每個人都曾經這樣想, 不是太矮、就是太瘦、等等吧? 而我自己也不例外。對一位殘缺的人来说, 他們该怎样面對自己的人生及人群的歧視呢?但是,他們勇敢的选择面對也解決自己殘缺所带来的不便,不曾抱怨自己有天生的缺陷。他們可以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可以照顧中風癱瘓的丈夫、做環保等事物。。我們這些四肢健全, 還能抱怨嗎? 我們是何等的幸福,擁有完美的身体, 應該要感恩。「教育」~~ 有沒有用過2公分短的铅筆呢?現在的小孩真的很幸福, 用到一半的铅筆就说要丟棄, 真的很浪費、很可惜。。對我來説, 小時候曾經用到很短的筆, 若我把它丟掉或不用的話, 我爸見了就會很生氣。他會跟我们解析說:“這些東西得來不易, 要好好的珍惜。何況以前的人是很窮苦的, 每一樣東西都會當成寳的珍惜。。。” 「友情」~~ “在家靠父母, 在外靠朋友”, 這句話在生活中真的很管用。游戏中,一個人被朦住眼睛走出障礙, 当时的心情一定觉得很害怕、很孤單、不知所措。但是在回程路上若有朋友的指路, 心裏一定感到一絲的安全感。至於「水之源」的環節中, 場地准备了水桶及礦泉水,目的是讓我們来衡量自己需要用多少瓶的礦泉水來洗澡。 有一些學員拿超過10瓶,但我却拿了5瓶的礦泉水。其他营员个个問我這樣少夠用嗎?这對我來説已足夠。回憶起自己的童年, 我們一家人都是住在園地, 那地方缺乏水与電。若要洗澡、煮飯都只得用水井的雨水,而且是限量的水源。長大了, 搬到城市,爸妈也時常教導及提醒我們用大桶來裝水以節儉水源。
人間菩提 h> Making the most of our life的影片,人生有多少的時間可以供給我們呢?有時候,我們很會“計較”,但是從來不懂怎樣“计算”人生。 試想, 真正能為人間付出有多少呢?我很感慨人生若真的“無常”先到來, 隨時就这样倒下,该怎样?所以現在我們要懂得惜福、感恩, 希望大家抱着感恩的心來付出無所求, 因感恩心才會有愛心。
行孝環節《一只眼睛》故事里,講述兒子在意外中失去了一只眼睛。母親不忍心看着兒子只有一個眼睛来到这世界,所以把自己的一只眼睛給了孩子。 可是这兒子不曉得母爱伟大的付出,還一直说些傷害母親的话, 但是母親並沒有抱怨, 默默無語。。故事播完後, 每個學員又被朦上眼睛, 用心聆聽廣播劇 《来不及的爱》 的演出。劇情述說佳佳考上大學要離鄉背井, 父母爲了籌足大學費用, 只好抵押房子。其实父母親都希望孩子能在愛中長大及给予孩子陪伴, 让孩子有最好的教育來實現他們的期望及夢想。但是進學后, 父母親挂念、思念的叮嚀和關懷卻被孩子誤以爲是嘮叨及管制, 傷害了父母親的心。當自己恍然大悟時,才發覺到父母是多麽的包容, 從沒有报怨過她的任性,頓時想立刻回家去看她父母親。在赶往回家途中發生意外, 留下來不及孝順的遺憾。。我心里非常内疚,以前我也曾經誤會我的父母親太过管制我及嘮叨, 傷害了他們的心。真的很感恩我的父母親以前一直開導我、包容我、寬容我, 讓我慢慢體會到。。 回想起以往的种种,我哭了。
寫家書的時候, 我内心無比的揪痛及傷心, 還曾猶豫要不要下筆。結果我鼓起勇氣的寫了一封永遠寄不出的信。感恩父母親把我帶來這個世界, 讓我學會到體諒、包容別人、懂得放手及接納, 不要一味的跟自己過不去。在他們臨終前, 還是一再的叮嚀我。。 爸媽, 雖然您们看不到也沒有陪伴的机会, 但我深信您們在另個世界会保佑我。在我心裏永遠都有您們的陪伴, 而且我還會完成您們的願望, 努力讀書, 畢業后出人頭地以回饋您们养育之恩。
透過家訪, 我去照顧戶 - - 陳錫鄰及翁勇標的家,體驗什么是「見苦知福」。 看到他們殘而不廢的生命在与無常和病苦掙扎的求存。 陳錫鄰的家到处可闻到尿騷味, 廚房的地板更是粘粘溼溼, 但却沒有阻擋我們幫他們打扫屋子的心。抹地、清理床鋪、為老太太修剪指甲, 目的是要給他們感受到家的溫馨和愛。我也深入體會到真心無怨的付出, 學習如何關懷別人。临走前,我們也帶歡樂給他們, 讓他們感染我們的喜悅、喜樂。
每次午斋,香積組师姑及生活組慈青都會端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給學員們吃。但是这次家訪回來的午齋時間却端出一碗的白飯及一盤豆腐, 大家称为:鹽巴飯 ~~ 这可以吃嗎?其實,我們若想到很多贫穷地方還有很多人飢餓着, 现在有鹽巴飯可以享用, 已经很幸福, 所以我們應當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經過這3天2夜的慈青生活營, 讓我重新檢討自己的人生要怎樣歸納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重新體驗幸福的定義,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就能發現幸福圍繞在身邊了。因此, 我真的無限感恩队辅媽媽、師姑師伯、學長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有您們點點滴滴的相處, 在我無助、哭泣的時候, 有您們的陪伴, 讓我不孤獨。昨天的坎坷, 今天我會化作勇氣, 即使帶着淚水,、走過了曲折, 我都會堅強下去。不管遠近, 彼此都會牽引大家的心。
黄玉妹
(包容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