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承諾,值得我們用生生世世的時間去兌現和守護?
有沒有一種生命經歷,讓年輕的歲月無悔?
有沒有一種愛,讓無助的苦難眾生最想依靠?
“我們是慈青的菩薩,肩負著佛陀的使命,傳承慈濟歷史的腳步”,熟悉的旋律每一次響起,仿佛都看到每一個慈青夥伴在佛陀和 上人前齊聲承諾:我們會是慈濟的延續,敬請師公莫憂慮。
全球慈青已經邁入第十五個年頭,中南馬曁東馬慈青也十二嵗了。十二年走來,年輕的生命仍然很青澀。時光流逝,慈青夥伴的替換,一批一批不同的臉孔出現,交接、傳承, 不管走了多少年,藍天白雲的身影依然不變、師姑師伯的陪伴依舊,精舍師父的關懷仍然溫馨,師公上人的期許還是深重。
世界的未來,依靠的就是年輕人。年輕人的素質走到哪裏,世界的未來就會走到哪裏。慈青, 被賦予慈濟未來希望的期許。師公上人深切期盼,慈青夥伴們在現今道德倫理逐漸淪喪的濁流中能夠扮演逆向清流的角色,把社會風氣導正,用年輕人的力量去影響年輕人。
然而身為慈青的我們,是否認真思考過以下的問題:
我是爲了什麽留在慈濟?
我的目標是哪裏?我要走向怎麽樣的目的地?
我要成爲一個怎麽樣的人?
目標是帆,努力是船,有目標才懂得爲何堅持,也才會堅持。沒有目標的人,就好像無頭蒼蠅到處盲撞,很容易迷失,人事磨練中尤其容易失去自己,進而升起退轉心。
走在慈濟菩薩道上, 有人視我們為一群“ 吃自己飯, 做別人事情的傻瓜”。在努力做慈濟事的當兒,我們也是否曾經問過自己:
我辦活動是爲了什麽?
當我遇到人事的時候我會如何處理?埋怨還是善解包容?
看到夥伴不美的地方, 我的包容心夠嗎? 有扮演者善知識的角色嗎?還是只是一個指責別人不對的人?
不清清楚楚來辦活動,很容易因爲活動過程的磨練而選擇放棄。在走向目的地的時候,別讓路上的小石頭阻礙了我們欣賞美麗風景的機會。
慈濟最美的地方就是讓大家都有機會去做無限可能的成長,只要你肯勇於承擔。在對外接引的當兒,我們要自問是否有足夠的自我醒覺:
宣導克己復禮的當兒,我是否有做好?
宣導環保生活化的當兒,我是否有做到?
志業、學業與家業之間,我是否做到了智慧的協調和安排?
慈濟人的形象也是一種無聲的接引, 平常不管是否有穿制服, 我都將形象照顧好了嗎?
每個人的舉動都在影響世界,我們要有世界觀,不要只有個人的短淺眼界。一個人,只要透過六個人就可以和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接軌。影響他人其實很容易,就是做好自己,僅此一點,別無他選。再有意思的道理如果沒有用做出來,那麽說出來的話也只是一首動聽的樂章,好聽好看而已。
現今世界的天災人禍不斷,紛亂的世局起于世人的欲望永無止境。人心的貪婪與不滿足, 讓地球逐漸走向毀滅的道路, 也把人類引向不歸之路。在這個末法時代, 慈濟就好比一條逆流而上的慈航, 運載渡化衆生,與時間賽跑,期許化來不及為來得及。你準備好做這條逆流中的其中一位成員了嗎?
是諸衆生真善知識,期許大家在世局的紛亂中能夠認清使命,清清楚楚走在菩薩道上,共勉之。
王巧梅(懿巧)感恩合十
(摘自慈青幹部手冊-巧梅學姐分享)
Friday, August 22,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